1月27日,山东、河北、天津、山西等地部分钢厂对焦炭采购价格发起第三轮100-110元/吨提降,次日,个别焦企发起焦炭价格首轮提涨抵制,焦钢博弈愈显激烈,目前暂未见分晓。本轮提降因何而起?能否落地?本文将会对此进行分析。
导致本轮提降的因素之一是当前焦炭供应偏宽松。春节假期后焦企开工基本稳定,假期期间焦企焦炭因市场运力不足发运受限;加之钢材方面当前的现实情况,终端开工不多,对钢材需求尚未完全启动,成材市场仍处于交易淡季,钢企焦炭库存处于正常水平,进而对焦炭仅按需采购,导致节后焦企厂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累库现象。
导致本轮提降的因素之二是成本端焦煤支撑力度减弱。据兰格钢铁网调研了解,山西地区不同品种炼焦煤价格微调,降幅在50-100元间不等。随着假期结束,产地煤矿及洗煤企业陆续复工复产,焦煤产量逐渐增多,供应情况向好发展,价格有所松动,焦企入炉成本降低。第一批澳煤预计在2月8日到湛江港,虽该船装船量体量不大,仅7万余吨,短期通关难以放量,对焦煤供应影响不大,但市场对通关预期提高,压制市场的投机情绪。
当前本轮提降暂未落地。虽上诉二因素占主导地位,然1月成材价格走高,呈现出“开门红”现象,钢企盈利好转,铁水产量微增,使节后少数钢企库存偏低,叠加钢材市场需求的高预期带动部分钢企提产,致使钢企存有一定的补库需求,导致市场仍在观望,提降缺乏主流“带头人”,预计本轮提降短期内仍会延续胶着状态。后期具体走势仍需观察终端需求及成材价格持续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