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自行车和三轮车网 - 自行车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际动态 | 国内资讯 | 技术交流 | 消费指南 | 行业动态 | 营销管理 | 政策法规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政策法规 > 自行车上的童年
L.biz | 商业搜索

自行车上的童年

信息来源:uoozoo.com   时间: 2023-05-01  浏览次数:14

□贾美芳

在大街上,偶然看到一位老人推着一辆自行车,边走边向两边张望着。我的目光紧紧盯着那辆自行车,二八大杠自行车,我们小时候的自行车。虽然不知道老人推的是什么牌子的,但那老式的自行车让我倍感亲切,自行车上承载的,满是童年的回忆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,有自行车的人家是少之又少。谁家有一辆自行车那就是富足的象征。拥有一辆自行车,不但成了孩子们的梦想,自然也成了一个家庭的奋斗目标。每天天不亮,我就能听到????的穿衣声。父亲和母亲起早贪黑,去地里挖棉花根。一捆一捆拉回家,攒成山了,再把“山”用排子车拉到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,卖给纤维板厂换钱。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,终于有一天放学后听母亲说,我们家要买自行车了。

一个星期天,我们姐弟乖乖地陪着母亲在家里等着。终于,父亲在太阳偏西的时候,骑回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,是环球牌子的。听母亲说,那是姥爷托人花140元买的二手车。

对于我们来说,有自行车学骑,比什么都好,管它是二手还是一手。自从有了自行车,每天放学回家,我推起车子就向外跑,尽管父母对自行车爱护有加,但很少阻止我们学骑。

大街上、村西马路上、废弃的打麦场上,都成了我们的乐园。由于车高,我个子矮,只能用右脚踩在自行车的踏板上,靠左脚点地才能使车子前行。慢慢地,靠着惯性,竟然能两只脚离地了。我们拍掌,我们欢呼。累了,就把车子给别人,换班学骑。

慢慢地,学会了跨车梁骑。再后来,坐在车座上,两只脚先把车踏板勾上来,再踩下去,在一勾一踩间,自行车被我们稳稳当当地控制着。骑累了,我们把自行车随手一支,就在麦秸垛边玩起捉迷藏游戏。直到谁家孩子的母亲,大着嗓门喊回家吃饭,我们才一哄而散,各回各家。

学会骑自行车了,就能帮大人干活了。记得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,我欣然接受母亲交给我的任务——带着妹妹,去县城买年货。

我勾着脚蹬子,一扭一扭地把车子骑得飞快,村头的吴老爷子连连摆手叫停。妹妹也不害怕,还让我不要理他,再骑快点。我们说说笑笑,还没有尽兴,已经进入县城。我按母亲教的法子,把自行车存放好,紧紧抓着妹妹的手。大集上,人山人海,鞭炮声此起彼伏,噼里啪啦,吸引着人们去买。我们被人群拥来挤去,提心吊胆。按照母亲的吩咐,买了二斤水果糖和二斤葵花籽,拉着妹妹逃出了集市。

天上飘起了雪花,我们完成了使命似的开心而满足。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,留下了弯弯曲曲的白色车印。雪越下越大,鹅毛大雪挡住了我的视线,但那并没有影响我们的速度,车铃声、我们的说笑声响成一片。一个不小心,车轮就会打滑,我们就会摔倒,但我们不觉得疼,只有无畏的笑声和欢呼。

到家时,母亲帮我们扫掉头上和身上厚厚的雪,衣服都湿了。母亲让我们坐在炕头上,给我们一人一个刚出锅的大包子。记得是萝卜丝粉条猪肉大葱馅的,我们吃得很香,母亲看着我们,笑了,我们也笑了。

就是从那天起,我的童年不见了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自行车和三轮车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