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3月15日下午,三轮车整齐地停靠在藤县县城西厚路边,等待客人。 本报记者 邓发浩 摄
本报记者 邓发浩
从无篷人力三轮车到现在的封闭式燃油三轮车,客运三轮车已经在藤县城区奔走了三十多年,每天,它搭载着群众上学、工作,承载着数代藤县人的回忆。近段时间,关于藤县城区三轮车退市的消息在县城内持续引起热议。
三轮车退市关乎藤县整体县容提升,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,交通规划能否跟进“补位”,方便群众出行?如何确保三轮车平稳退市?司机再就业问题如何解决?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,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现状:
三轮车是主要出行方式
3月15日下午,十多辆统一外形的绿色三轮车在藤县政贤路一字排开,等待客人。这种景象,多年来一直在西厚路、藤县中学一带等藤县城区主要路段上演。张先生当天打算去津南路的一家医院复诊,在政贤路与一台三轮车司机谈好3元的车费后便上车出发。
藤县虽有公交车,但张先生和大部分群众一样,依然选择搭乘三轮车出行。张先生认为,与票价2元的公交车相比,起步价3元的三轮车随处可见,且可即上即开,直达目的地,既实惠又方便。
记者调查发现,群众之所以“依赖”三轮车出行,还有更多的原因:目前,藤县大部分公交线路都是晚上6点就停止发车;不少出租车司机喜欢跑县城到梧州市区的路线,城区街头上少有出租车营运;能在网约车平台叫到的车辆,寥寥无几。在晚上,对于没有私人交通工具的藤县群众来说,三轮车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行选择。
变化:
三轮车退市引群众热议
近日,藤县城区三轮车退市的消息最先在网络上流传,引起群众热议。有网友贴出相关文件称,酝酿已久的藤县三轮车退出运输市场方案已经敲定。就网络流传的内容,记者向藤县运管部门等部门核实了解到,藤县确有三轮车退出运输市场的方案部署,并于本月敲定。
为何要推动藤县三轮车退市?有关部门表示,为规范三轮车发展,藤县交通部门曾对三轮车作统一更新及登记管理,但随着藤县近年县域建设加快,三轮车随意变道、乱停、超载、乱收费等乱象突出,显得与县城发展不相适应。三轮车退市符合藤县“撤县设市”的发展需要,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县城的品位。
对此,不少群众都对三轮车退市工作表示肯定与支持。同时,也有群众开始发出疑问:没有三轮车,孩子下晚自习后怎么回家?晚上怎么往返藤县河东、河西片区?
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目前对夜间三轮车营运有较大依赖的是中学的外宿生,以及从事夜间工作的群众,他们十分担心三轮车退市后对日常出行带来不便。而群众的担忧,主要原因来自于目前藤县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。他们普遍希望县城能增加公交营运线路,更希望公交车的营运时间能延长至每晚10点以后,改变他们多年来在夜间只能选择三轮车出行的局面。
迷茫:
三轮车司机恐难实现再就业
在藤县三轮车退市工作中,最快能感受到生活变化的,将是一大批三轮车司机。
根据藤县运管部门数据统计,藤县现在有249台三轮车登记在册、上路运行。退市后,一大批三轮车司机将失去多年来维持生计的工作,这也意味着,三轮车背后的家庭将会发生巨大改变。
今年是彭清驾驶三轮车的第22个年头。1997年起,她就与丈夫以“夫妻档”的形式换班,在藤县城区开三轮车载客为生。2017年,丈夫突发心脏疾病无法工作,开三轮车的重担就落到彭清一人身上,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5点,她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。
47岁的彭清有一双儿女,儿子正在住校读高一,每月的食宿费近800元。24岁的女儿在广东工作,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她现在每月都需还贷。两年前,彭清丈夫的心脏手术花了数万元,家庭至今还欠着4万元外债。
“开了半辈子三轮车,这么大的年纪哪里还会有人请我们?”谈起退市之后的生活,彭清备感迷茫与担忧。
李广和妻子也是在藤县城区跑三轮车的“夫妻档”。今年40岁的他算是三轮车司机中的“年轻人”,他们夫妻每天从凌晨6点忙到次日凌晨1点,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挣到4500元。夫妻俩除了要供孩子上小学读书、生活,还要照顾两位老人,每个月收支较为紧张。
记者走访发现,在藤县开三轮车的近半都是“夫妻档”,而且大部分司机都已经超过40岁,部分司机甚至年逾花甲。由于收入仅能维持日常开支,大部分司机都没有购买养老保险。
三轮车司机普遍担心,退市后他们因年长而难以再就业。不少三轮车司机都能理解三轮车退市是藤县县城发展的大势所趋,但希望他们能拥有足够的过渡时间,以谋划新的生计。此外,每台三轮车都有报废年限,他们希望能继续营运至车辆达到报废年限。
解决:
尽快完善交通出行配套设施
就群众的种种疑惑,有关部门表示,完善藤县的交通出行配套设施,是三轮车平稳退市的关键,完善公交服务更是县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藤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梁荣宙介绍,藤县的公交服务近年一直在不断完善,除了今年2月新增的4条城区公交线路,接下来还计划新增一条环绕县内城区的线路,该线路将经过藤县的众多街道,营运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30分,能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出行需求。目前,该公交线路的车辆已准备就绪,相关线路方案正待审批。
此外,为丰富群众出行方式,藤县已引进100辆新能源出租车,待城内的充电桩建设完毕后,出租车也将正式投入营运。
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后,又该如何帮扶三轮车司机再就业?梁荣宙表示,为使三轮车平稳退市,运管部门已与出租车公司方面沟通,优先为符合驾驶条件的三轮车司机提供岗位。此外,藤县近年有十余家大型陶瓷企业进驻,为藤县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,届时将会联合相关部门作协调,促使三轮车司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。
梁荣宙介绍,三轮车退市以司机自愿为原则,不会强制要求车辆退市。车辆未达到报废年限,又暂未找到工作的司机可以继续营运。目前,自愿退市的车主除了可以获得车辆补贴、奖励补贴,还会根据车辆的报废期限得到相应补贴。以一辆距离报废期限还有一年的三轮车为例,现在登记自愿退市的车主能一次性得到约8000元的补贴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藤县三轮车距离报废年限大多还有1年至3年不等的时间。据藤县运管部门摸底调查,现在已有上百名车主表达了退市的意愿。
本报记者 邓发浩
从无篷人力三轮车到现在的封闭式燃油三轮车,客运三轮车已经在藤县城区奔走了三十多年,每天,它搭载着群众上学、工作,承载着数代藤县人的回忆。近段时间,关于藤县城区三轮车退市的消息在县城内持续引起热议。
三轮车退市关乎藤县整体县容提升,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,交通规划能否跟进“补位”,方便群众出行?如何确保三轮车平稳退市?司机再就业问题如何解决?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,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现状:
三轮车是主要出行方式
3月15日下午,十多辆统一外形的绿色三轮车在藤县政贤路一字排开,等待客人。这种景象,多年来一直在西厚路、藤县中学一带等藤县城区主要路段上演。张先生当天打算去津南路的一家医院复诊,在政贤路与一台三轮车司机谈好3元的车费后便上车出发。
藤县虽有公交车,但张先生和大部分群众一样,依然选择搭乘三轮车出行。张先生认为,与票价2元的公交车相比,起步价3元的三轮车随处可见,且可即上即开,直达目的地,既实惠又方便。
记者调查发现,群众之所以“依赖”三轮车出行,还有更多的原因:目前,藤县大部分公交线路都是晚上6点就停止发车;不少出租车司机喜欢跑县城到梧州市区的路线,城区街头上少有出租车营运;能在网约车平台叫到的车辆,寥寥无几。在晚上,对于没有私人交通工具的藤县群众来说,三轮车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行选择。
变化:
三轮车退市引群众热议
近日,藤县城区三轮车退市的消息最先在网络上流传,引起群众热议。有网友贴出相关文件称,酝酿已久的藤县三轮车退出运输市场方案已经敲定。就网络流传的内容,记者向藤县运管部门等部门核实了解到,藤县确有三轮车退出运输市场的方案部署,并于本月敲定。
为何要推动藤县三轮车退市?有关部门表示,为规范三轮车发展,藤县交通部门曾对三轮车作统一更新及登记管理,但随着藤县近年县域建设加快,三轮车随意变道、乱停、超载、乱收费等乱象突出,显得与县城发展不相适应。三轮车退市符合藤县“撤县设市”的发展需要,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县城的品位。
对此,不少群众都对三轮车退市工作表示肯定与支持。同时,也有群众开始发出疑问:没有三轮车,孩子下晚自习后怎么回家?晚上怎么往返藤县河东、河西片区?
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目前对夜间三轮车营运有较大依赖的是中学的外宿生,以及从事夜间工作的群众,他们十分担心三轮车退市后对日常出行带来不便。而群众的担忧,主要原因来自于目前藤县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。他们普遍希望县城能增加公交营运线路,更希望公交车的营运时间能延长至每晚10点以后,改变他们多年来在夜间只能选择三轮车出行的局面。
迷茫:
三轮车司机恐难实现再就业
在藤县三轮车退市工作中,最快能感受到生活变化的,将是一大批三轮车司机。
根据藤县运管部门数据统计,藤县现在有249台三轮车登记在册、上路运行。退市后,一大批三轮车司机将失去多年来维持生计的工作,这也意味着,三轮车背后的家庭将会发生巨大改变。
今年是彭清驾驶三轮车的第22个年头。1997年起,她就与丈夫以“夫妻档”的形式换班,在藤县城区开三轮车载客为生。2017年,丈夫突发心脏疾病无法工作,开三轮车的重担就落到彭清一人身上,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5点,她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。
47岁的彭清有一双儿女,儿子正在住校读高一,每月的食宿费近800元。24岁的女儿在广东工作,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她现在每月都需还贷。两年前,彭清丈夫的心脏手术花了数万元,家庭至今还欠着4万元外债。
“开了半辈子三轮车,这么大的年纪哪里还会有人请我们?”谈起退市之后的生活,彭清备感迷茫与担忧。
李广和妻子也是在藤县城区跑三轮车的“夫妻档”。今年40岁的他算是三轮车司机中的“年轻人”,他们夫妻每天从凌晨6点忙到次日凌晨1点,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挣到4500元。夫妻俩除了要供孩子上小学读书、生活,还要照顾两位老人,每个月收支较为紧张。
记者走访发现,在藤县开三轮车的近半都是“夫妻档”,而且大部分司机都已经超过40岁,部分司机甚至年逾花甲。由于收入仅能维持日常开支,大部分司机都没有购买养老保险。
三轮车司机普遍担心,退市后他们因年长而难以再就业。不少三轮车司机都能理解三轮车退市是藤县县城发展的大势所趋,但希望他们能拥有足够的过渡时间,以谋划新的生计。此外,每台三轮车都有报废年限,他们希望能继续营运至车辆达到报废年限。
解决:
尽快完善交通出行配套设施
就群众的种种疑惑,有关部门表示,完善藤县的交通出行配套设施,是三轮车平稳退市的关键,完善公交服务更是县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藤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梁荣宙介绍,藤县的公交服务近年一直在不断完善,除了今年2月新增的4条城区公交线路,接下来还计划新增一条环绕县内城区的线路,该线路将经过藤县的众多街道,营运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30分,能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出行需求。目前,该公交线路的车辆已准备就绪,相关线路方案正待审批。
此外,为丰富群众出行方式,藤县已引进100辆新能源出租车,待城内的充电桩建设完毕后,出租车也将正式投入营运。
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后,又该如何帮扶三轮车司机再就业?梁荣宙表示,为使三轮车平稳退市,运管部门已与出租车公司方面沟通,优先为符合驾驶条件的三轮车司机提供岗位。此外,藤县近年有十余家大型陶瓷企业进驻,为藤县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,届时将会联合相关部门作协调,促使三轮车司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。
梁荣宙介绍,三轮车退市以司机自愿为原则,不会强制要求车辆退市。车辆未达到报废年限,又暂未找到工作的司机可以继续营运。目前,自愿退市的车主除了可以获得车辆补贴、奖励补贴,还会根据车辆的报废期限得到相应补贴。以一辆距离报废期限还有一年的三轮车为例,现在登记自愿退市的车主能一次性得到约8000元的补贴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藤县三轮车距离报废年限大多还有1年至3年不等的时间。据藤县运管部门摸底调查,现在已有上百名车主表达了退市的意愿。